小心! 長輩嗆到嚴重會要命! 3招教你遠離吞嚥障礙
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:家中長輩喝水會嗆到、吃飯會咳不停,甚至因此變得不敢吃、不想喝?其實,這些情況常是「吞嚥障礙」的表現。
國內研究發現,台灣社區65歲以上長者有21.8%於每週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,有12.8%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,即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之吞嚥障礙。
對於長輩來說,隨著年齡增長,吞嚥能力可能逐漸退化,若未及時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,不僅影響營養攝取,還可能引發 脫水、營養不良,甚至嚴重的 吸入性肺炎。
但別擔心,透過適當的訓練與飲食調整,就能讓吞嚥變得更安全、更輕鬆。
什麼是吞嚥障礙?
吞嚥障礙就是「進食或喝水時,感覺卡住、嗆到、有噎到的感覺」。常見原因包括中風、帕金森氏症、失智症,或是因年齡退化導致的肌肉無力與協調失衡。
常見症狀包括:
- 吃東西時會嗆到
- 進食時間明顯變長
- 吃東西時容易感覺疲累
- 吃完後口中留有食物殘渣
- 吃東西時或吃後發生咳嗽
- 進食後聲音改變
- 反覆發燒或感染肺炎
為什麼要重視吞嚥問題?
吞嚥障礙不只是吃飯不順,更牽涉安全與健康。及早發現和處理吞嚥問題可以改善生活品質,並預防嚴重併發症的發生:
- 吸入性肺炎:吞嚥有問題時,食物或液體可能誤入氣管,進入肺部,引發吸入性肺炎。吸入性肺炎是年長者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,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衰竭,甚至死亡。
- 脫水與營養不良:吞嚥有狀況會影響進食和飲水,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和脫水。 這不僅影響身體機能,還可能加速失能、臥床,降低生活品質。
- 影響生活品質:吞嚥問題會影響進食樂趣,可能導致社交隔離,進而影響心理健康。 及早處理可以讓患者重新享受美食,提升生活品質。
如何評估與處理吞嚥問題
1. 專業評估
由語言治療師(SLP)進行臨床評估與儀器檢查 (如吞嚥造影、內視鏡等),確認吞嚥問題出在哪個階段,才能制定個別化的介入方式。
2. 飲食調整
為了避免液體進食時快速滑入氣管,造成嗆咳,可使用增稠劑來調整食物質地,使液體或流質形成穩定食團,有助於吞嚥安全。
常見調整稠度分類包括:
- 花蜜狀(微稠)
- 蜂蜜狀(中稠)
- 布丁狀(高度稠)
選擇理想的增稠配方,建議注意以下幾點:
- 不改變原味、不結塊
- 快速增稠,冷熱皆宜
- 用量少、溶解度高
- 適用多種液體(果汁、湯品、牛奶等)
透過使用增稠劑,可以讓飲食調整既安全又多元,能幫助有吞嚥障礙的長輩攝取足夠的熱量、蛋白質、纖維與鈣等營養素,維持長輩健康體力。
📌 推薦產品:護力養高纖增稠配方
具備「高纖 + 增稠」雙重功能,質地穩定、無色無味,不僅能提升吞嚥安全性,更能補充膳食纖維,有助腸胃蠕動,是長者照護的好幫手。
👉 產品資訊參考:護力養高纖增稠配方
3. 吞嚥鍛鍊
65歲以上老人常出現的吞嚥問題為進食速度慢、食物停留在口咽時間延長等,導致容易發生食物嗆咳或食物卡在咽部造成阻塞。
建議長者每天可於三餐飯前進行吞嚥訓練,像是由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出的「呷百二吞嚥健康操」,透過簡單口腔運動,有助強化吞嚥肌群與協調力。
👉 影片資訊參考:呷百二吞嚥健康操(國語版)、呷百二吞嚥健康操(台語版)
食用技巧小提醒
- 依專業建議調整稠度:太稠可能反而不易吞嚥,應依吞嚥進展做調整
- 分次少量飲用:建議使用湯匙或小口慢慢喝,避免一次喝太多
- 搭配其他營養來源:可加入果汁、牛奶或粥品,提升口感與營養多樣性
- 定期回診與調整:由語言治療師評估吞嚥恢復情況,適時調整飲食方案
結語
吞嚥障礙不該被忽略,它關係到長輩的「安全進食」、「營養吸收」與「生活品質」。除了專業訓練與關懷,選對合適的增稠產品,如護力養高纖增稠配方,也能讓照顧者更安心、長輩吃得更順利,營養自然補得足!
📞 如有更多疑問或需求,建議諮詢語言治療師與營養師,獲得最合適的建議。
參考資料:
- 衛福部《吞嚥沒問題,營養有保障》
-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《吞嚥障礙患者的治療》
- 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《呷百二吞嚥健康操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