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髮族健康關鍵:規律運動與吃對營養!
隨著年齡增長,肌肉量減少、營養吸收效率降低,容易導致體力衰退與慢性病風險上升。不過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——規律運動加上均衡飲食,銀髮族也能活得健康、過得有力!
為什麼銀髮族更需要運動?
許多長者擔心活動會帶來受傷風險,其實「不動」才是最大的隱憂。
規律運動能:
- 預防肌少症與跌倒風險
- 促進心肺代謝、維持體力
- 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
📌 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太極拳、彈力帶訓練等,可依體能調整。
📌 體力較弱的長者,可以藉由出門採買、簡易的清掃、在家中緩步移動等輕度活動,以維持每日活動量。
長者飲食:補對營養更關鍵
銀髮族容易因代謝變差、牙口退化、味覺變遲鈍等,造成食慾不佳吃得少,進而導致體力差、身形消瘦,生病風險就會越高,所以攝取足夠的營養對長者更為重要:
- 注意熱量攝取:每日建議每公斤體重約25~30大卡,假設一位老年人體重約60公斤,那麼每日攝取熱量為1500~1800大卡,維持體重穩定,避免抵抗力變弱。
- 補充蛋白質:每日建議70歲以上長者補充每公斤體重1.2公克,假設一位老年人體重約60公斤,那麼每日攝取蛋白質量為72公克。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舉例:1顆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為6.8公克、100公克去皮雞胸肉的蛋白質含量為23.3公克。
- 蔬果與纖維:建議挑選較嫩、軟質的葉菜類或瓜果類,每日3份蔬菜(1.5碗)、2份水果(2個拳頭大小),以促進腸道蠕動。
- 水分:每日1500-2000c.c.以上,幫助新陳代謝及避免脫水。
📌均衡攝取食物六大類:全穀雜糧類、豆魚蛋肉類、乳品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,使身體適當運作。
📌若無法從日常飲食攝取足夠營養,營養品補充是很好的選擇。
如何挑選適合的營養品?
- 選擇由專業營養師為銀髮族設計多樣營養補充品,協助長者更輕鬆補足每日營養所需
- 依照個人需求,挑選適合的成分和足夠劑量,如牙口不佳,可在平時飲食中添加粉狀營養配方,提升營養密度或蛋白質攝取
- 可挑選專為銀髮族研發的常溫粥,屬軟質食物,添加切碎肉品,符合長輩口感,一餐提供2份蛋白質及1份蔬菜,補充完整營養素及熱量
- 選擇誠實有信譽的廠商,以「平價」與「品質優良」為本,提供消費者最提供消費者最安心、放心、甘心的營養品
溫馨小提醒
長者若有慢性病史、吞嚥困難或營養吸收障礙,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,量身訂製運動與飲食計畫。
參考資料:
-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《肌少症防治指引》
- 衛福部食藥署《高齡營養飲食手冊》
- 台灣運動營養學會《高齡者體能活動建議》
- 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