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輩容易嗆咳? 調整食物質地讓長輩安心進食
長輩容易嗆咳? 調整食物質地讓長輩安心進食
78 歲吳女士在去年中風癒後假牙不合,進食過程長且容易咳嗽,3 個月體重減輕了 3 公斤。女兒擔心母親營養不良,更費心地把食物剪碎,但吳女士仍因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。對此,營養師提出吞嚥困難的飲食製備過程中常見迷思:如把食物剁碎就好?或是把食物打成泥就好?或是覺得使用液體增稠劑就安全?其實液體太稀或太稠都有風險,且當食物質地調整後,營養密度也減少。
吞嚥困難常見的症狀如下,這些表現可以同時出現,也可能互相影響。
1.拒食或食物含在口中或吐出
2.用餐後,口腔內有食物堆積,需嚥2~3次才吞得乾淨
3.用餐中,出現過多的口腔動作,出現咳嗽或嗆咳或想吐
4.經常清喉嚨
5.反覆出現不明的發燒
6.脫水或營養不良,可能會造成非預期性體重下降
吞嚥困難的後遺症,可能有:體重下降、脫水、發燒、嗆咳、吸入異物:感染或肺炎,最終可能增加死亡率。
吞嚥困難的人,可選擇適合的食物質地來做食用。
- 細軟飲食:將固體食物經由剁碎、剪細等機械方式處理,調製程不需太多咀嚼動作,即可吞嚥之飲食,可長期食用。
飲食名稱 |
粗(細)軟軟飲食 |
食物形狀 |
搗碎(<0.5cm) |
質地 |
不鬆散、可藉由餐具搗碎 |
口腔能力 |
舌頭可以攪拌吞入 |
餐具 |
湯匙、叉子可搗碎 |
- 半流質飲食(營養稀飯):將固體食物經由剁碎、剪細等機械方式處理,調製程不需太多咀嚼動作,即可吞嚥之飲食,可長期食用。
- 全流質飲食(細泥飲食):一般在室溫下,為液態的食物,均衡飲食,適合吞嚥或咀嚼困難者。
飲食名稱 |
細泥飲食 |
食物形狀 |
泥狀 |
質地 |
食糰直接吞入 |
口腔能力 |
吞嚥障礙,舌頭可以泯散吞入 |
餐具 |
僅用湯匙 |
若已經調整食物質地,但還是擔心家中長輩吃不多而造成營養不良,建議也可以在餐點中適時加入市售均衡營養完整配方,不僅能增加營養密度,確保長輩能攝取足夠的營養,同時均衡的營養素也能幫助維持健康。
資料來源:
1.案例分享由台大醫院團隊提供
2.益康營養中心,「高齡長者備餐原則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