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失智怎麼辦? 失智症營養照護原則大公開

 

在台灣,預估在未來的20年內,每天將有近48人罹患失智症,每30分鐘就增加1位失智症患者。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,因此如何降低失智症風險成為很重要的議題。

 

10大警訊! 失智症常見早期徵兆

 

預防失智從現在開始

  1. 均衡飲食很重要,食物多元化,攝取多樣營養,能幫助大腦發揮功能
  2. 一天能攝取 20-30 種類的食物,確保各種營養素不致缺乏,使身體適當運作
  3. 可以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「我的餐盤」,均衡攝取食物六大類:全穀雜糧類、豆魚蛋肉類、乳品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和油脂類

 

針對不同失智程度,給予營養建議,延緩失智惡化

  • 輕度失智

營養狀況:攝取食物的種類開始減少,而導致維生素B的缺乏

       營養建議:建議早晚一杯均衡營養配方的營養品,有助於營養素及水分補充,同時補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。

  • 中度失智

營養狀況:對食物失去興趣,且味覺有退化的情形。但喜歡吃甜食。

       營養建議:持續輕度失智症的營養建議,也可以將營養品入菜,增加營養密度,或是提供微甜口味的沖泡奶粉或飲品,滿足味覺及提升進食意願。

  • 重度失智

營養狀況:不知道如何咀嚼,或忘記咀嚼。需要被餵食。

       營養建議:依吞嚥狀況提供適宜營養品、軟質食物或增稠後的液體。營養品建議選擇,獲得「衛福部核准可作為每日唯一營養來源」取代正餐;軟質食物,挑選每餐可提供2份肉類及1份蔬菜的常溫粥品,營養較均衡;可使用增稠配方,調整液體稠度,使食物更好吞嚥。

要如何挑選適合的食物或營養品?

  1. 依照患者營養及身體狀況,挑選適合的成分和適宜的質地
  2. 營養品補充,建議選擇在長照機構及居家照護都有使用經驗好口碑的品牌
  3. 建議選擇由營養師及專業團隊為國人研發設計,符合國人營養需求的營養品
  4. 選擇誠實有信譽的廠商,以「平價」與「品質優良」為本,提供消費者最安心、放心、甘心的營養品
  5. 能同時提供產品諮詢服務,給予個人化營養建議以符合營養需求,更能有效做好營養照護

 

參考資料:

  1. Alzheimer's Disease International. (2018). 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8: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dementia research: New frontiers. Alzheimer's Disease International.
  2.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. (2024).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24: monitoring health for the SDGs,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.
  3. 台灣失智協會 (2023)。台灣失智症人口推估http://www.tada2002.org.tw/About/IsntDementia#bn1
  4. 臺北市政府失智症服務網(2024)。失智症的早期徵兆(十大警訊) https://dementia.gov.taipei/cp.aspx?n=D18B9673E9D90EA4&s=95807661910364E4
  5. 臺北榮民總醫院-失智症患者 營養照護手冊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